這首詩以季節交替描繪了野溪景象,生動描述了春天情感濃厚的野溪和夏天自由奔放的瀑布。作者著重詩眼的生動表現,畫作與詩歌結合,呈現愛的驚喜和神秘感,宛如源源不絕的春天桃花一般。文章主張重新墜入愛河、重新體驗生活,認為智慧來自於愛的喜悅和對他者的渴望。呼籲放下一切,重新感受自然美好時光,愛情為美好的起點。
Read More2022-江心靜 -道隱系列-野溪逐春去-69 x 138 cm-水墨設色紙本
2022-江心靜 -道隱系列-野溪逐春去-69 x 138 cm-水墨設色紙本
這首詩以季節交替描繪了野溪景象,生動描述了春天情感濃厚的野溪和夏天自由奔放的瀑布。作者著重詩眼的生動表現,畫作與詩歌結合,呈現愛的驚喜和神秘感,宛如源源不絕的春天桃花一般。文章主張重新墜入愛河、重新體驗生活,認為智慧來自於愛的喜悅和對他者的渴望。呼籲放下一切,重新感受自然美好時光,愛情為美好的起點。
Read More2016 - 江心靜 - 道隱系列-風中蘆葦-76x144-水墨設色紙本
在《風中蘆葦》與《風吹芒花》中,藝術家江心靜以詩意的筆觸描繪了自然與人性的對話。風在蘆葦間舞蹈,永不停息的力量彷彿生命的躍動,蘆葦在風中屹立不搖,生生不息,展現出堅韌柔軟的精神。而芒花則在風中展示出勇敢與溫暖,頂風前行,守護心靈。這兩幅作品凝聚台灣四百年的情感,歌詠生命韌性和勇氣,將自然界的力量和人性的溫情融入畫布,表現充滿希望和力量的世界。
Read More2023-江心靜 -道隱系列-虹是最美的顏色之一-78 x 51 cm-水墨設色紙本
畫和同名詩《虹是最美的顏色》受李琴峰小說《北極星灑落之夜》啟發。詩作把氣味比喻為距離,呼吸是世界中甜香的一縷,白日和黑夜間的微細縫隙,如同變色龍的孤寂,勾勒出無以命名的情感與認同,更以若隱若現的花瓣筆觸,描繪人心的脆弱和堅韌,透過幽微明暗的水墨暈染,呼應內在的掙扎與追尋,同時以虹表達對於生活中美好瞬間的珍惜。
Read More在中秋連假期間,台灣藝術家江心靜用七年時間完成了一件令人嘆為觀止的裝置藝術作品,展示於中正紀念堂。這位跨界藝術家以李白的十二個月亮為靈感,創作了名為「夜懸明鏡青天上」的水墨作品,吸引了國內外眾多藝術愛好者。展覽由國立故宮博物院蕭宗煌院長首先參觀,他對江心靜的才華給予高度評價。這次展覽呈現了江心靜的多重才華,不僅有水墨作品,還有結合裝置藝術和文本的展覽,深入探討了月亮在數位時代的意義。展覽期間,吸引了來自十七個國家的觀眾,其中包括知名藝術家和策展人,大家對江心靜的作品讚不絕口。展期持續到10月1日,歡迎大家在中秋連假期間前來中正紀念堂賞月,一同享受藝術的饗宴。
Read More這場精彩的詩歌對話,洪根深教授身為水墨藝術大師,用詩歌探問江心靜跨界的勇氣,他的詩歌如同一幅水墨畫,巧妙描繪江心靜的文學跨界藝術之旅,從色彩的漩渦,狂鞭線條到無疆界的創作,都反映了江心靜跨越媒材創作的豐富面貌。
而江心靜則回答他以跳下懸崖的精神創作,勇敢面對孤寂,以指尖的羽毛翱翔於藝術的領域。這場詩歌對話,是大師和新銳之間的交流,彰顯水墨藝術的深遠和未來。它勾勒出一幅關於創作、自由和藝術精神的壯麗畫卷,將觀眾帶入深邃的心靈境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