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性藝術協會致力於研究台灣女性藝術史料,改善藝術界性別差異環境。江心靜從文學轉向平面繪畫和藝術裝置創作,作品展現氣勢磅礴、恣意生動,充滿敘事性的想像空間,常用抽象墨彩,帶詩意和奔放的氛圍,連續兩年入選台灣美術新貌獎肯定。江心靜不僅在寫作中表達自我,也延伸到藝術,以細膩幽微構思,書寫內心,解放壓抑,讓女性聲音被聽見。她運用水墨語彙,勾勒思維網路,抒寫個人情感史詩,結合文本、水墨和舞台,建構社群軟體窺看私人情感,探索虛實邊界。這位不自我設限的女性創作者今年在兩場重要展覽中展現十年藝術成果,燃燒生命的內在風景,向世人呈現獨特的藝術世界。
Read More象外之境-談江心靜當代水墨創作▕ 蔡文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自20世紀50年代,台灣戰後受西方抽象繪畫觀念影響,興起現代水墨變革的思潮,打破傳統繪畫符號,創造出現代性和抽象性的畫作。綜觀江心靜當代水墨藝術的創作路徑,以她的文學背景,融合現代性、抽象性和文學性為一體。文學性自古在水墨藝術中是重要象徵元素,尤其元代以後,「文人畫」成為主流,讓傳統水墨朝向形而上畫境的表現。江心靜將其傳承至現代,為水墨藝術注入人文深度,她的畫作充滿詩意的抽象畫境,表達內外雙重狀態的張力,未來,「象外之境」的創作當有更高層次的表現。
Read More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
十年磨一劍,單車環球夢作家江心靜,揮灑夢想人生,「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透過文本、水墨和裝置的沈浸式空間,虛擬山水,思索我與世界的關係。
策展人謝其昌教授表示:「類・山水」的「類」是一種初衷,是本心,是本來面目,意指「誰」。江心靜是一個擁有多重才能的創作者,有別於一般水墨展,展覽結合多種媒材,真實呈現讓天賦自由的十年旅程。
Read More「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兩大展的策展人 謝其昌教授
變與不變-談江心靜的藝術創作思維▕ 謝其昌 策展人 ·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兼主任暨所長
江心靜從文學跨界藝術,不變的是對自我的提問。不論是文學、繪畫或旅行,她的思考都貫穿生活,觀者能感受到這份真誠,美學標準隨著旅行不斷擴展,並發現抽象畫的探索與寧靜的品質。
心靜閱讀紅樓夢,能從文字中感知色彩,使她的藝術作品融入哲學和心理學。過程的實驗和可能,解放制式知識,釋放內在思緒,透過記憶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想像和遊戲式創作,運用自身的直覺、感覺、記憶和經驗,江心靜的抽象和意象視覺形式超越語言,使她更深刻了解自己,提供內在自省的精神能量。
Read More飛焰萬重山 Autumn fires all over mountains , 水墨金泥紙本 Ink, Gold mud on paper, 2023, 103 x 276 x 2 cm
《飛焰萬重山》日式六曲金箔屏風
《飛焰萬重山》靈感來自2001年秋天在瑞典騎單車旅行,嚴寒的天氣,滿山遍野的楓,點燃了青春無悔的熱情。
飛焰,一發不可收拾/ 點燃北國的秋天,旅人的手札/ 以及地平線的海市蜃樓。/ 二十年的空氣,解凍,/ 沾一點墨,暈染山林的氣息,/ 金泥,大方揮灑紅澄黃綠的/ 飛焰,一發不可收拾。 / 萬重山,腳下的土地/ 延伸到遙不可及的時間,呼吸/ 天際線的雲間仙氣。
感恩天時地利人和,三位國寶級修護師通力合作,才能成就這件百分之百依日式古法製作的《飛焰萬重山》六曲金箔屏風,木格子都是卡楯,沒有用一根釘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