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友的書房,看見一尊南宋牙雕黑檀木持珠觀音,法相莊嚴,以詩,以書畫歌詠,期望觀音守護主人闔家健康平安。在風暴的肆虐中,持珠觀音像風中的旋渦,寧靜而堅定地守護著信眾,如同颱風中心的寧靜之眼。塵世間的紛擾如雨點般不停降落,然而持珠觀音只是微笑面對,將煩惱一一洗淨,帶來內心的寧靜與喜悅。
Read More2023-江心靜 - 歧跡系列-持珠菩薩之二 -37 x40 -紙本
2023-江心靜 - 歧跡系列-持珠菩薩之二 -37 x40 -紙本
在老友的書房,看見一尊南宋牙雕黑檀木持珠觀音,法相莊嚴,以詩,以書畫歌詠,期望觀音守護主人闔家健康平安。在風暴的肆虐中,持珠觀音像風中的旋渦,寧靜而堅定地守護著信眾,如同颱風中心的寧靜之眼。塵世間的紛擾如雨點般不停降落,然而持珠觀音只是微笑面對,將煩惱一一洗淨,帶來內心的寧靜與喜悅。
Read More《夜懸明鏡青天上》水墨裝置。2016~2023。水墨設色紙本70 x 76 cm x 12 pieces,手稿,錄像,現成物。尺寸依場地而定)
本文探討了李白詩中的月的永恆象徵,以及其與現代流動社會的對比。作者以李白十二個月的詩意為引子,比較了李白時代的自由奔放與現代社會的流動不定,指出在液態社會中,人際關係變得脆弱且虛幻。文章進一步引用社會學家齊格蒙.包曼的「液態」理論,闡述現代人失去了傳統認同,導致集體焦慮和交流困難。接著,藝術家創作出《夜懸明鏡青天上》水墨裝置,討論現代科技下的創作和記憶重構。最後,歡迎人們來體驗水墨裝置,在流動的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對話,以達到身心的和諧。
Read More「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透過文本、水墨和裝置的沈浸式空間,虛擬山水,思索我與世界的關係。
為何跨界十年後舉辦雙主題創作展?天生追求命定狂熱,堅持讀書思考旅行創作,跨界藝術,依然追求真理的詩意提問,作品反映心靈圖像,創造性倫理,流動性社會。中正紀念堂「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是回顧精選展,國父紀念館「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是新作展,探索演算法之外的沈思冥想空間。給世界的情書,一個祈禱。
Read More在都市偶然發現許多新開小店,充滿著好奇心四處探索,對都市生活的便利和刺激感到留戀,回到山居,發現自然變化,為了專注寫作,斷捨離,重獲輕鬆和敏銳的感知,並提高了工作效率,享受創作和心靈的自由,改變的契機是米蘭昆德拉的作品和紀錄片,對速度、時間和小說深入思考,決定退休,專注文學藝術的創作。
Read More兩千五百年的約定/ 只為每一世與你相遇/ 臣服在你的懷裡/ 宇宙遊子 多維時空/ 不變的是你/ 永遠的守候
林存青是一位熱愛旅行的攝影師和作家,自然名是小樹,如呼吸一般自然的心態,讓她永遠在路上,憑直覺拍照,必須瞬間決定構圖和視角,當下即永恆,透過隨機性的素樸語言,創造內在和身體的攝影藝術。作品深受美國攝影大師安瑟・亞當斯的影響,呈現出清晰明亮的影像、細膩的質感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作品首度展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