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簡介
  • 作品
  • 展覽
  • 報導
  • 部落格
  • 聯絡
Menu

江心靜 當代藝術 CHIANG HSIN-CHING  Contemporary Art

Taichung, TAIWAN.
  • 首頁
  • 簡介
  • 作品
  • 展覽
  • 報導
  • 部落格
  • 聯絡

Blog部落格

雲門資深舞者周章佞老師指導(右)

讓天賦自由之一:掙脫對文字的執著

December 20, 2022

用身體表現電影《雙面薇若妮卡》

往舞蹈教室的路上,心神不寧,望著窗外飛逝而過的廣告招牌,彷彿等待一個人,一件事。

到了教室,思緒紛亂,纏繞在等待的莫名情緒,無法專心。下課後,小樹來了,他想側拍幾張我上舞蹈課的照片。周老師說,要拍什麼樣的照片,我說,配合文章原生家庭創傷母女和解完結篇: 重新與身體對話,用身體表現電影《雙面薇若妮卡》的靈魂之舞。

老師放了音樂,叫我隨音樂舞動,感覺丹田能量飽滿,意念連結水的流動,等待的滋味嗆辣苦澀,身體與之共舞,老師走過來,輕聲指點,隨呼吸放鬆,把感覺透過身體傳到末梢,手放在臉周圍,手和臉的頭尾互動,身體動起來。

我沈醉在那個音樂建構起來的鏡像空間,世界其他事物都消失了,只有此時此刻,即使很快就要告別,最親密的距離,最輕盈的舞步,最短的時間,命運之神嚴肅冷峻,倒數計時⋯⋯幽微的情緒盡情釋放,身體與靈魂合一,此時此刻。

課後看到小樹的影片和照片,簡直不敢相信,本來以為只是師生之間的舞蹈動作示範,沒想到在鏡頭裡,兩人身體的互動那麼美,如舞台上的雙人舞,在有限空間中變幻莫測,我獨自探索,老師走過來,擔任引導的角色,我跟上,開始翱翔,迴旋,她再接近,繞行山谷,我往後俯衝,她讚賞,過程中,默默用身體對話,一個人微細的動作,在另一個人身上蕩漾擴散成無遠弗屆的漣漪,無限延伸到,宇宙。

隨王家衛的電影配樂起舞

請教老師播放的音樂,她說是〈波羅奈舞曲〉Polonaise,日本作曲家梅林茂為王家衛導演《2046》所作的電影配樂。作為資深影癡,高中翹課去後火車站的南華戲院看二輪藝術電影,研讀艱澀生硬的電影理論。後來更以文字為載體,撰寫影評、散文,在社區大學開文學電影課。《春光乍洩》和《花漾年華》都名列我的最愛,卻不喜歡《2046》的科幻冷冽風格,看都沒有看過,啊,那是我錯過的遺珠。

幸好網路資訊發達,很容易補課。〈波羅奈舞曲〉是曲式莊重、節奏舒緩的三拍舞步。梅林茂借用這樣的形式編寫角色之間的微妙關係,小提琴悠揚的琴聲裡,他和他生命中的女人輕盈、親密,飛速地越過,只為跟上她們的腳步,冷酷的距離永遠無法拉近,在滔滔的時間之流,彷彿剎那間的相愛就成了追憶。在電影中,每次放手,都會出現這首曲子。

閱讀這段介紹音樂的文字,彷彿從我的身體湧出,那不就是隨音樂舞動感受到的幽微情緒嗎?

你以前說,我是天生的文字工作者,我的文字就像你小時候用的井,只要先放點水,然後抽水,只要能夠一直抽水,水就一直能夠上來,源源不絕,這是天生的才能。然而,你希望我有一天會放下,會不會寫字,能不能寫字,寫得再好,我都要放下。

那時,我直覺認為你說的太困難了,我從小執著文字,很慚愧沒有好好運用天賦,常拿著皮鞭自我鞭打,充滿罪惡感,努力這麼久,終於自由了,還在享受飛翔的快感,你要我放下文字,放下對文字的執著,自由自在,我完全無法想像。你說這要經過訓練,我同意,承諾要靜坐,馴服如野馬奔騰的心,回歸平靜,希望有一天可以達到這個境界,就算不是這輩子。

你又說,這就像蟬,如果不脫殼,就沒辦法蛻變成為新的蟬,蟬脫殼的時候留一點,肯定不能蛻變;蝴蝶也是,毛毛蟲變成蛹,改變身體構造,一定要破蛹而出,才能變成可以飛起來的蝴蝶。

的確,我們在飛之前,要把自己結成一個蛹,改變舊有的性格和習慣,突破所有力量掙脫出來,才能夠蛻變,這個過程也不是一次,而是不斷經歷,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往上。

放下對文字的執著

曾經放棄寫作拋開一切到西班牙學佛朗明哥舞的作家黃碧雲說:

「在一個狂歡節裡,我不再是我,因為我不需要再是我,我就可以很真實。這樣一來,寫,是我的狂歡節。」這是她到異鄉刻苦學舞以後的領悟。

當身體可以準確傳達創作,那感覺如此真實,我明白,舞,是她的狂歡節,寫,也成了她的狂歡節。

這段時間用文字挖掘原生家庭創傷,完成母女和解的過程,往往敲打鍵盤如飛,字句爭先恐後湧出,匍匐寫作二十年,第一次感覺到-寫,是我的狂歡節。在創作上,從此自由了。

忽然想到媽一生對家人的控制欲,讓家人紛紛往外逃,那和我對文字的控制欲,有什麼不同呢?我是否也要帶著遺憾走到最後。如果沒有文字,我還是我,就像我本來沒有藝術,沒有得失心,涉足藝術就像是遊戲,舉重若輕,隨著輕煙飛舞,自由自在。

原來蛻變是在一念之間,我終於掙脫對文字的執著,翩翩起舞,謝謝你這個指路人,也謝謝母親的人生示現,她是逆增上緣的貴人。

In 半山抱雲 Tags 讓天賦自由, 跨域, 舞蹈
← 讓天賦自由之二:古厝聽三百年大提琴家庭療癒之五: 重新與身體對話 →
  • 半山抱雲 21
    • Sep 22, 2024 從王維到當代藝術的詩畫探索
    • Aug 9, 2024 文字的潮水,山林的靜謐潮汐
    • Aug 5, 2024 晨曦中的靜思:山巔上的光影日記
    • May 4, 2024 半山抱雲 | 二十四小時賞梅茶席
    • Mar 9, 2024 半山抱雲 | 慢活的美好:種花日的意外驚喜
    • Dec 8, 2023 半山抱雲 | 穀雨,與藍腹鷴相遇:自然與藝術交織的奇妙時刻
    • Jul 21, 2023 米蘭昆德拉的召喚:追尋創作自由
    • Mar 9, 2023 半山抱雲 | 住在風景裡,心如萬馬奔騰
    • Mar 8, 2023 讓天賦自由之二:古厝聽三百年大提琴
    • Dec 20, 2022 讓天賦自由之一:掙脫對文字的執著
    • Dec 20, 2022 家庭療癒之五: 重新與身體對話
    • Dec 2, 2022 家庭療癒之四:心靈對話的配樂響起
    • Nov 21, 2022 家庭療癒之三:時間中等待玫瑰
    • Nov 10, 2022 家庭療癒之二:飛行的姿態
    • Oct 29, 2022 家庭療癒之一:命定
    • Oct 9, 2022 半山抱雲 | 前言 | 平行宇宙的風
    • Oct 4, 2022 2003《候鳥返鄉》| 聽見靈魂的聲音
    • Jul 24, 2022 半山抱雲 | 結廬山水夢
    • Jul 20, 2022 半山抱雲 | 結廬山水追夢日本秘境
    • Jul 20, 2022 半山抱雲 | 結廬山水緣起澳洲
    • Jul 19, 2022 半山抱雲 | 曉風殘月咖啡
  • 媒體藝評 21
    • Oct 18, 2025 流光紫韻|江心靜 × Audi 藝術跨界展
    • Sep 3, 2025 【人間福報】一朵雲的行進-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
    • Mar 13, 2025 飽遊臥看悟新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袁金塔
    • Mar 13, 2025 為《一朵雲的行進》寄語|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坂口寛敏
    • Feb 28, 2025 生命之雲|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候選人 沈洁
    • Feb 22, 2025 「城市夢想家2025」首爾開幕|江心靜以藝術跨越國界
    • Dec 20, 2024 江心靜獲頒台中女中105週年傑出校友並捐贈畫作
    • Oct 30, 2024 江心靜〈隱形的山林〉invisible Forest 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公共典藏
    • Sep 6, 2024 順勢而上 │ 畫作被收入國小教科書
    • Oct 10, 2023 【聯合報】「琅琅悅讀 藝開罐」另類賞月提案!台灣跨界藝術家江心靜12幅月亮創作一次排開
    • Oct 6, 2023 入畫-問江心靜▕ 藝術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榮譽教授 洪根深
    • Sep 20, 2023 書寫內在的自己 ▕ 台灣女性藝術協會 王玉齡 理事長
    • Sep 18, 2023 象外之境-談江心靜當代水墨創作▕ 蔡文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專任助理教授
    • Sep 11, 2023 變與不變-談江心靜的藝術創作思維▕ 謝其昌 策展人 · 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系教授兼主任暨所長
    • Apr 23, 2022 溪聲山色 饗應不盡——關於心靜的微言絮語 | 作家‧出版人 吳繼文
    • Apr 14, 2022 記憶維度-從文學到藝術 | 江心靜 直播
    • Apr 3, 2022 「先求異,再求好」的教學實踐 | 當代水墨之父 劉國松
    • Apr 3, 2022 捨。得—江心靜水墨藝術中的文學內蘊 | 台師大 莊連東教授
    • Apr 3, 2022 TEDxNCHU 講座 | 龜兔賽跑 – 江心靜從旅行文學到藝術創作
    • Apr 3, 2022 如魚得水喜樂人生 | 抱雲齋共同創辦人 林存青
    • Apr 3, 2022 東方意識流淌的詩意美學 | 策展人・藝術家 青木
  • 道隱系列 15
    • Oct 14, 2024 颱風逼近,五葉松林圖生成
    • Mar 24, 2024 京都茶時間 | 台灣藝術家江心靜的茶道詩意
    • Feb 9, 2024 半山抱雲 | 山澗松峰-東勢山居小記
    • Nov 9, 2023 〈風中蘆葦〉和〈風吹芒花〉的靈性探索與人文價值
    • Oct 29, 2023 〈虹是最美的顏色〉詩畫追尋生命中的美好與願望
    • Aug 23, 2023 《飛焰萬重山》日式六曲金箔屏風
    • Aug 17, 2023 《夜懸明鏡青天上》李白詩意與現代流動社會的對話
    • Aug 18, 2022 花漾年華 | 現代水墨創作展 | 2016
    • Jul 28, 2022 結廬山水-江心靜創作展
    • Jul 24, 2022 雲飛│黑白的力量,第一張畫
    • Apr 30, 2022 歲月如金│ 四季山水詩畫-抱雲齋山居周年詠懷
    • Apr 29, 2022 寒山林遠 | 四月桐花落-抱雲齋山居兩周年紀事
    • Dec 15, 2021 石上流泉 | 詩音樂到水墨
    • Mar 4, 2018 春的呢喃 | 美,念念不舍
    • Jan 24, 2018 戲墨 | 水墨留白美學
  • 海洋心象系列 14
    • Oct 10, 2025 遇見心靜藍|江心靜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作品
    • Aug 30, 2025 《海洋心象系列-洄游》是一場與萬物同在的對話
    • Jun 6, 2024 【2024威尼斯雙年展衛星展】台灣藝術家江心靜的《卿卿我心》:穿透邊界的誘惑
    • Jun 6, 2024 遇見你是一首藍色的詩
    • Mar 9, 2024 自由之旅:30年再訪東京都美術館,台灣藝術家的感悟
    • Sep 1, 2022 聽見江心靜 | 當代水墨創作展 | 2017
    • Aug 14, 2022 如魚得水 | 現代水墨創作展 | 2014
    • Aug 2, 2022 藍色空間 | 大象〈水墨樣態〉首展 | 2023
    • Apr 28, 2022 順勢而上 | 殺手級的海洋智慧
    • Apr 7, 2022 全世界的海,呼喚我
    • Apr 2, 2022 澳洲沙漠的中心,聽見潮聲
    • Mar 30, 2022 頂著海風踩踏的癡狂
    • Mar 7, 2022 那段翻轉生命的海洋靈性之旅
    • Mar 17, 2017 海洋洗禮
  • 思網系列 13
    • Mar 24, 2025 《思網系列—昨日之島》與京都的共鳴
    • Mar 15, 2025 一朵雲的行進-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I名家推薦
    • Jul 13, 2024 2024 藝術家江心靜 失聲畫眉之歌|裝置藝術 The Song of THE SILENT THRUSH
    • Jun 27, 2024 【怎麼做裝置藝術?我的經驗是讀再多理論都不如從做中學!江心靜水墨裝置實例分析】
    • Feb 5, 2024 江心靜 |雲溪演算 跨域創作
    • Sep 15, 2023 類・山水——江心靜創作展
    • Aug 11, 2023 從類山水到雲溪演算-讓天賦自由的十年旅程
    • Apr 15, 2023 記憶維度 — 2021 江心靜當代水墨創作展
    • Jul 25, 2022 雲宇宙-江心靜概念展 | 為你奉茶 竹影清風
    • May 17, 2022 雲宇宙-江心靜概念展 | 藝術家導覽 | 錄像裝置體驗
    • Apr 13, 2022 2022 藝術家江心靜 | 為你奉茶 | 水墨裝置 Serving Tea to You
    • Apr 3, 2022 記憶維度 | 榮獲 2022 臺灣美術新貌獎
    • Dec 15, 2021 時間悖論 | 人面桃花的時間軸
  • 藝文報導 8
    • Jun 2, 2023 小森林|林存青的攝影首展|2023
    • Apr 15, 2023 藝術交流:德國白瓷創辦人訪問抱雲齋
    • May 18, 2022 莊連東的跨域與移動
    • Apr 5, 2022 靈光與漫遊者-程代勒的都市山水
    • Aug 30, 2019 科學與藝術的奇妙共振-劉國松入選美國文理院士
    • Aug 24, 2019 劉國松巨作「源」的首展
    • Mar 8, 2018 劉國松的水墨革命
    • Apr 13, 2017 台法藝術交流 | 霧峰林家-法國南部
  • 環球筆記 4
    • Jun 17, 2022 旅人手札│川端康成的眼睛
    • Feb 14, 2022 愛是巨人梯
    • Feb 13, 2022 永恆的追尋
    • Mar 17, 2020 青藏雙騎行 | 雪域花開之後
  • 歧跡系列 1
    • Aug 22, 2023 持珠觀音的千年風華,以詩,以書畫歌詠。
Featured
流光紫韻|江心靜 × Audi 藝術跨界展
Oct 18, 2025
流光紫韻|江心靜 × Audi 藝術跨界展
Oct 18, 2025
Oct 18, 2025
遇見心靜藍|江心靜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作品
Oct 10, 2025
遇見心靜藍|江心靜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作品
Oct 10, 2025
Oct 10, 2025
【人間福報】一朵雲的行進-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
Sep 3, 2025
【人間福報】一朵雲的行進-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
Sep 3, 2025
Sep 3, 2025
《海洋心象系列-洄游》是一場與萬物同在的對話
Aug 30, 2025
《海洋心象系列-洄游》是一場與萬物同在的對話
Aug 30, 2025
Aug 30, 2025
《思網系列—昨日之島》與京都的共鳴
Mar 24, 2025
《思網系列—昨日之島》與京都的共鳴
Mar 24, 2025
Mar 24, 2025
一朵雲的行進-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I名家推薦
Mar 15, 2025
一朵雲的行進-2025 江心靜京都京瓷美術館首展I名家推薦
Mar 15, 2025
Mar 15, 2025
飽遊臥看悟新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袁金塔
Mar 13, 2025
飽遊臥看悟新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 袁金塔
Mar 13, 2025
Mar 13, 2025
為《一朵雲的行進》寄語|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坂口寛敏
Mar 13, 2025
為《一朵雲的行進》寄語|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坂口寛敏
Mar 13, 2025
Mar 13, 2025
生命之雲|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候選人 沈洁
Feb 28, 2025
生命之雲|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候選人 沈洁
Feb 28, 2025
Feb 28, 2025
「城市夢想家2025」首爾開幕|江心靜以藝術跨越國界
Feb 22, 2025
「城市夢想家2025」首爾開幕|江心靜以藝術跨越國界
Feb 22, 2025
Feb 22, 2025

Powered by Squar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