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雲的行進——江心靜創作發表展》2025/3/25-30 在京都市京瓷美術館舉行。
一朵雲,潮濕的記憶,
仰望天空的眼,
奔赴遠方,
雲的影子,被柳川拽在手心。
——這是展前寫下的一首詩,也是一段回望與前行的線索。
櫻花盛開的京都,春風輕拂。歷經大幅整修後重新開館的京瓷美術館,以融合古典與現代的姿態,吸引世界各地藝術愛好者。《一朵雲的行進——江心靜創作發表展》隆重登場,學者、藝術家、收藏家與觀眾如潮水般湧入典雅寬敞的挑高展廳,欣賞台灣藝術家的當代水墨。
京都曾是年輕壯遊美感的啟蒙之地,這次帶著歷經十年返鄉創作的成果重返,衷心感謝所有的機緣。回顧2020年,為了擁有更大的畫室移居山林,面對大甲溪。清晨的雲霧、午後的晴空、黃昏的驟雨成為創作日常。院子裡,彎腰撿起五葉松針做筆,畫雲,也畫心。
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坂口寬敏先生造訪山居後說:
「那一刻,創作的靈感如光影閃爍,彷彿置身於充滿創造力的磁場。心靜的單車環球之旅,如同在地球的曲度上彩繪;就像她的平面繪畫與現代舞身體表達,無不在四維的時空中展現著創造性發生的時間、空間與記憶。在體現日本精神的京都,我期盼她的作品為觀者開啟新的視野,找到心靈的共鳴。」
「一朵雲的行進」江心靜創作發表展於挑高的二樓展廳展出水墨、書藝和裝置作品。
展覽語境
展覽以「天上」、「人間」、「雲端」三區呈現——
天上|〈思網〉系列
銀輝藍的色調宛如星空深處與海底秘境。京都一位住持在〈人類紀浪潮〉前凝望許久,低語:「我在畫中看到了植物、動物、人類、萬物……極大的悲憫環繞其中。」旅居京都的藏家則說:「明快俐落的抽象語彙,有放眼國際的實力。」人間|〈道隱〉系列
超過四米的〈失聲畫眉之歌〉長卷以春日粉櫻與青綠交織,融合滴流、墨染、拓印、浮水印、現成物壓印與甩點等技法。一位日本書畫家驚喜地說:「這畫面像夢中再次經過哲學之道。」雲端|長卷與書藝
〈雲氣動九天〉在展櫃中如書案般展開,一位京都策展人說:「這不是在看風景,而是行走在雲端中的時光隧道。」
《雲的一百種表情》則以多變筆勢詮釋「雲」的字形與氣息,如同現代人在實體與虛擬之間穿梭的多重身份。一位沖繩茶館主人說:「原來書法可以這麼自由,有人的氣息與感情的波動。」
〈思網〉系列呈現天上之寓意
〈道隱〉系列呈現人間之寓意(牆面)、〈雲氣動九天〉在展櫃中如書案般展開(中間)
《失聲畫眉之歌》 長卷以春日粉櫻與青綠交織,適逢櫻花季,非常吸睛。
2023年,水墨設色紙本,高77x寬420公分。
《雲的一百種表情》象徵雲端連結天上和人間。
行為裝置《為你奉茶》
這件作品源自未能回報阿嬤的缺憾。自小受命運多舛的阿嬤疼愛,養成無畏性格,卻無從表達感謝。結合台灣茶藝與個人情感的裝置,在京都激起意外共鳴。
茶席前邀請觀眾以茶為媒,為生命中重要的人奉上一杯無形之茶。
閉館前,一位安徽小姐急匆匆走入展場,看見茶席後說:「請等我一下,我奶奶在一樓!」她奔跑穿越美術館,帶著年邁奶奶回到席間,三代同堂在奉茶中落淚。那一刻,家人情感透過茶緊緊相連。
這些溫柔又強烈的反應深深觸動心靜。她始終相信,藝術最終回歸的是「人」,是情感的通道,知覺的探索。
在當代語境裡,「雲」也代表雲端,是資訊流動與感知擴張的象徵。在全球化技術洪流中,透過詩書與水墨,重新連結人與自然、人與身體、人與時間。
一個展覽是一次邀請——邀請觀者來雲裡坐坐,來聽畫裡的風聲,來看那沒有形狀的形。也許會在某一筆留白中,看見那道你不曾凝視過的光。
我是一朵雲,仍在行進中。
來自安徽三代同堂的祖孫在奉茶中感動落淚
來自南非的觀眾聆聽藝術家講解”為你奉茶“行為藝術
藝術無國界
藝術家江心靜 — 行為裝置《為你奉茶》引起無數共鳴。
感謝北海道和沖繩友人前來支持.
京都茶人們專程來看展。
台灣的藝術界前輩們蒞臨指導。
東京藝術大學榮譽教授坂口寬敏教授、藝術家潮田友子,台灣收藏家友人蒞臨支持。
感謝來自台灣和大陸的藝術家和收藏家蒞臨.
感謝藝象萬千展參與的日本藝術家們。
藝術家江心靜(右)和攝影師林存青(左)
京瓷美術館 — 展覽圓滿成功,感謝所有前來看展的師長和好朋友們。
《雲的一百種表情之一》 書藝作品融合不同字體和技法,表現現代人多重雲端分身,引起日本書家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