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靜於台中女中105週年校慶榮獲傑出校友獎,感念母校恩情,特捐贈作品〈魚道生〉予校圖書館。該作為其跨界藝術創作的首件作品,象徵生命循環與重生,融合墨韻與銀輝藍色,展現對生命本質的深刻省思。江心靜回憶高中時期的挫折與啟發,特別感謝恩師劉文雅支持,以生命經歷鼓勵學妹珍惜時間、勇敢追夢。江心靜期盼〈魚道生〉能成為師生間的連結,啟迪學子勇於探索未知,傳承堅韌與熱情的生命態度。
Read More江心靜當選台中女中105週年傑出校友,左起為洪幼齡校長、江心靜、校友會林秀玲理事長。
江心靜當選台中女中105週年傑出校友,左起為洪幼齡校長、江心靜、校友會林秀玲理事長。
江心靜於台中女中105週年校慶榮獲傑出校友獎,感念母校恩情,特捐贈作品〈魚道生〉予校圖書館。該作為其跨界藝術創作的首件作品,象徵生命循環與重生,融合墨韻與銀輝藍色,展現對生命本質的深刻省思。江心靜回憶高中時期的挫折與啟發,特別感謝恩師劉文雅支持,以生命經歷鼓勵學妹珍惜時間、勇敢追夢。江心靜期盼〈魚道生〉能成為師生間的連結,啟迪學子勇於探索未知,傳承堅韌與熱情的生命態度。
Read More
〈隱形的山林〉表達藝術家在圖書館成長的記憶,並探索數位時代下閱讀的意義,在圖書館大廳長期展示,徬如流動的裝置藝術作品。
《隱形的山林》是一幅融合詩意的當代水墨作品,以羅葉的詩作《在國小圖書館》為靈感,表達藝術家在圖書館成長的記憶,並探索數位時代下閱讀的意義。作品運用墨染、書寫性線條和放射性圖案交織,邀請觀眾在畫中體驗閱讀的詩意與心靈的安靜。此作已由熱心人士捐贈,永久典藏於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並在一樓大廳展示。
Read More
畫中的松林,黑白單純色調,明白如何用最少的筆觸,產生最大的藝術效果,就像冬天濃霧瀰漫
颱風逼近,引出對自然與藝術的深刻感受。透過描繪十六世紀日本畫家長谷川等伯的〈松林圖〉,表達與山林霧氣相伴的日常生活,並探討創作與存在主義心理分析的關聯。藉由在自然中生活,作者對於大自然的感知愈加敏銳,並且在水墨創作中追尋靜思冥想的空間。在多年的創作實踐中,心靜從豐富色彩轉向簡約的黑白筆觸,體會到「少即是多」的藝術理念,反思創作的本質與使命。
Read More
抱雲齋山居有無敵視野,彷彿在山水畫中。
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被譽為南宗派山水畫的始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創作超越了人生的苦痛,成為詩畫合一的典範。筆者在文學跨界藝術的過程,體會到詩與畫的交融豐富了藝術表達的層次,詩心為用,勇敢探索新形式和新象徵,雖然面臨現實的挑戰,但內心深處對文學的熱愛始終未變。這種跨界的創作經驗,不僅是對王維藝術精神的致敬,更是對自身藝術追求的深刻反思。
Read More
心靜很喜歡日本版畫大師北飾葛齋的代表作「神奈川沖浪裡」,沒想要有機會一起列入國教院審定康軒版 「國小6上藝術」課本,深感榮幸。
心靜的水墨作品〈海洋心象-順勢而上〉被選入國小藝術課本,令人驚喜,回顧這條文學夢想到藝術創作的過程,經過意外人生轉折,最終在藝術中找到自我表達的方式。有幸接受名師指導與跨領域學習,瘋狂投入,很快發展出獨特的風格,此次作品入選國小藝術課本,不僅是對努力的肯定,也標誌著藝術生涯的里程碑。
Read More